跳到主要內容

2012 英國自由行 14:愛丁堡之二, 哈利波特誕生地



旅遊日:2012 年 10 月 12 日, 週五


愛丁堡出了兩位我喜歡的小說家,一位是福爾摩斯小說的作者柯南道爾,他是愛丁堡人;另一位是哈利波特的作者 J. K. 羅琳,她就是在愛丁堡的 《The Elephant House 大象咖啡屋》寫出 Harry Potter 魔法世界。


來了愛丁堡,當然得去這個哈利波特誕生地感受一下囉,第一集的新書發表會也是在這家咖啡屋舉辦。


這家咖啡館每天營業,早上八點開 (週末則九點開),開到晚上十點 (週五、週六則到 11pm),供應三餐。昨晚原本打算來這兒用晚餐,但觀光客太多,人都排到店門外了,所以改成今天一大早來用早餐。


從火車站走 North Bridge 北橋,然後轉到 Royal Mile 皇家哩大道直走,接著轉到 George IV Bridge 路,全程走路約 20 分鐘,就可看到超明顯的紅色店面

落地窗上寫著 "Birthplace of Harry Potter (哈利波特的誕生地)",就算沒事先做功課知道這地方,隨意逛到這裏的觀光客也無法忽略。

兩隻象站在一進門的櫃臺迎接,櫃子上還有許多大象擺飾

冷藏櫃裏擺滿許多配下午茶的糕點,看起來好好吃


我點 English Breakfast 和拿鐵咖啡,跟台灣的摩斯一樣,店員把飲料和號碼牌放在托盤,顧客自己找喜歡的座位,隨後店員再依號碼牌送餐,餐紙和刀叉餐具則是放用餐區牆旁桌子,由顧客自助取用。


到店時還不到 9 AM,可能因為天冷又下雨,也不是假日,店裏沒幾位顧客我直接走到後面的餐室,因為 J. K. 羅琳就是在後面靠窗的木桌前,完成哈利波特第一集和第二集呢。


呵呵我的算盤打對了,我是目前唯一顧客,隨我挑座位

我挑了中間那個靠窗的木桌坐下,等餐的空檔,趁四下沒人,我就盡情的照相。這張大象餐桌好特別
這咖啡屋老闆愛象成癡,店內放了超過 600 隻的大大小小象收藏品和照片資料
通到後面餐室的走道牆上,滿滿貼著大象相關報導和照片
走道有一面牆都是關於作家的剪報,除了 J. K. 羅琳,還有其它本地作家
這一面牆則是全世界關於大象的報導

過了九點,陸續有其他觀光客進來用餐,這時我的英式早餐也送來了

有烤土司、培根、香腸、蛋 (可選炒蛋或煎蛋)、烤番茄,但缺了標準英式早餐的豆子 (可參考我的約克早餐照片),不過沒豆子沒關係,反正我這兩天 B&B 早餐也吃膩豆子了。

還不錯吃,可是比起其它地方,這裏算是稍貴,但好處是這裏用餐沒有時間壓力。這咖啡屋老闆不會因拼業績而趕顧客以提高輪桌率,也因此 J. K. 羅琳才能只點一杯咖啡在這裡坐一整天。

看著窗外的斜風細雨,反正出去逛,衣褲也會溼,乾脆就好整以暇地慢慢吃。

窗外就可看到愛丁堡城堡,閒適地啜著咖啡我不知道我是否跟 J. K. 羅琳坐在同樣座位、看同樣的 view,但可以確定的是,雖然下雨打亂行程計畫,此時此刻很有休假放鬆的 FU,不一定要趴趴走、走遍所有景點才叫度假


坐了好一陣子,看 iPad 上的資料,重新規劃行程,看看窗外雨好像停了,該出去走走了。


照旅遊慣例,走出店門前,一定要先上廁所。呵呵,沒想到,廁所還有更多驚喜。小小廁所的四面牆,滿滿是來自世界各地 J. K. 羅琳魔法世界粉絲的塗鴨和留言,除了哈利波特,衛斯理兄弟也有粉絲,幾乎書中主要人物都有粉絲留言,但更多的是對 J. K. 羅琳的感謝
書迷才看得懂的幽默:"This way to the Ministry of Magic →"
"This toilet to Ministry of Magic (此馬桶通到魔法部)"
書迷眼中的 "Mirror of Erised"
這個廁所洗手台是不是就是 J. K. 羅琳寫 The Chamber of Secrets 的靈感來源?粉絲也留言了 "You have to speak Parsel mouth to enter the Chamber of Secrets (你要說蛇語才能進入密室)" 
女廁有兩間,我在這間廁所看粉絲留言和照相完,開門才發現有一位女孩在等,原本想也 "參觀" 一下另一間,但有人在用,就不好意思等,還是走吧,去看城堡囉。

不管你是不是哈利波特書迷,來愛丁堡一定要來這家咖啡館體驗一下,但最好挑人潮不多的時候,才能細細品味這咖啡屋的氣氛。


The Elephant House
地址: 21 George IV Bridge, Edinburgh EH1 1EN
www.elephanthouse.biz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0 捷克之旅 - Kutná Hora 塔拉小鎮

咱台灣人對捷克 Kutná Hora 塔拉小鎮有兩個最大印象:一是郭台銘招待客戶的古堡就在這裡,一是 人骨教堂 。這個小鎮在布拉格東方約 60 公里處,目前居民約 22,000 人,然而它曾經是歐洲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為此地富藏銀礦,而當時歐洲通行的銀幣 "Prague groschen" 就是在此地鑄造,從而讓它變成當時波西米亞王國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Kutná Hora 小鎮在在十四和十五世紀時達到其繁榮巔峰,當時的國王 King Václav IV 就住在這。 此小鎮於 1995 年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文化遺產。 大型遊覽車不能進入,所以我們在停車場外下車後,一路幾個景點都是用走的 (到歐洲玩,一定要穿好走的鞋)。石頭路上的排水道蓋子很有地方特色: ◎ ◎ ◎ ◎ ◎ ◎ 聖芭芭拉教堂 (捷克文 Chrám svate Barbory, 英文 Church of Saint Barbara): 聖芭芭拉教堂始建於 1388 年,作為採礦人的信仰中心和守護者,但卻是在 1905 年才完工,工程多次受戰爭、經濟問題等延誤,花了近五百多年才有今天的面貌。歌德式的建築非常雄偉,照相必須環景設定才拍得下,但我們行程因時間關係沒有要進去參觀,加上天空陰霾沒有陽光,所以在導遊催促下只能約略照成功幾張。 聖芭芭拉教堂週邊還有幾個相連景點,都是步行可到,有興趣自助旅行參觀的人可以參考其官網 http://www.kutna-hora.net/en/barbara.php 。也可參考 http://wikimapia.org/#lat=49.947271&lon=15.2674878&z=17&l=0&m=b  立體地圖。 ◎ ◎ ◎ ◎ ◎ ◎ 義大利碉堡 (捷克文 Vlašský dvůr, 英文 Valachian courtyards / Italian court): 離開聖芭芭拉教堂,我們步行幾分鐘通過小鎮來到這個義大利碉堡。在十三世紀時這裏是波西米亞王國的中央鑄幣廠,當時國王 Václav II 邀請義大利佛羅倫斯律師和銀行家來此協助他改革統一波西米亞貨幣,這個碉堡也因此而命名。在十四世紀末此地重建後則成為波西米亞王國國王 Václav IV 的臨時

將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這幾年因為家裏發生一些事,所以暫停部落格的寫作。偶然間看到美國有個 Save Your Photos 網站  在推廣保存人生照片,並訂每年九月為《保存照片月 Save Your Photos Month》,想到家裏有很多父母遺留的老照片,應該用現代的科技將這些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但開始要進行數位化時,才發現問題還不少。 主要原因出在很多老照片已有一甲子年紀。當時鏡頭和沖印技術發展、拍照技巧都遠不如現在,多數照片歪斜,有的還模糊,更不用講台灣氣候潮濕,這些黑白老照片全泛黃褪色,張張都有明顯的歲月痕跡。 而且為方便父母想把照片貼牆上,好時時看照片回憶的願望,十幾年前家裏買了護貝機,把多數照片護貝,當時從老式相本把照片撕下來時,不少照片已有損傷 (父母祖輩那年代用的是黑色背膠的自黏相本,再怎麼小心翼翼地將相片跟相本分離,不只照片背面會有黑色殘膠,照片正面還可能因跟相本透明膠膜黏住而撕破)。但可能這十幾年保護得宜,還好這些護貝膜沒有像網路上說的跟照片分家,跟其他沒護貝照片相比,稍稍 "保存" 護貝當時照片的狀態。 雖然是整理保存自家的老照片,但想到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所以就把我的經驗寫在這部落格跟大家分享,或者想懷舊看看 1950 年代台北人生活和地貌,也歡迎追蹤這個部落格。 ◎ ◎  ◎ ◎  ◎ ◎ ◎ ◎ ◎ ◎ ◎ 怎麼將老照片數位化?  剛開始是想 用不花錢的方法:手機翻拍 。 我試了用手機相機直接翻拍,也下載 Google PhotoScan app 來翻拍,但不管照片有沒有護背,很難避掉反光問題,花不少時間、手也痠,而且黑白老照片翻拍效果也不好。 後來,想說 花錢給照相館掃描轉數位檔 ,總該可以吧,於是拿一些照片去照相館試看看。 但花了錢卻更失望。照相館只是把我的照片放到他們的掃描器掃描儲存影像檔,存成光碟給我,前面提到我家老照片上的 "歲月痕跡" 原汁原味保留在影像檔,有的護背照片還是有反光痕跡,有的檔案還有粗粗邊框,我的原始照片可沒有那些框呀。 照相館的人說他們不幫人修檔案的,是我的照片太老舊,尺寸大小不一,而且又有護貝,......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我家照片的錯。 難不成就讓這些家族老照片淹沒消失於歲月中吧? 不能服輸,問問谷大神吧。

1950 年代的台北人結婚

原本我掃描家裡老照片,只是想台灣濕度高,以前又沒注意好好保存,多數已褪色變黃、甚至模糊,趁這些照片狀況還沒有變更差前,趕快數位化成電子檔保存。而且老照片只有一份,數位化後還能放到社群媒體和網路相簿跟分居各處的家人分享。 偶然間爬網路時看到一篇文章【 抵抗遺忘,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紀錄 】,被標題吸引就點進去看,原來是 Plustek Connect 部落格分享 "50+ 好好" 網站的好文【 最有價值的事:紀錄父母的生命故事 】,字字句句彷彿敲到心底。 確實,父母祖輩那個年代的人,受日本統治教育,且大多在國小或初中畢業後就進社會工作,然後為家庭一輩子犧牲奉獻。我嘗試各種關鍵字網路搜尋 1950 年代的台灣人生活,照片和文字真的少之又少,或者可以說只有幾年前網路瘋傳的一支  1950 年代駐守台灣美軍所拍的影片 。 於是,除了把家族老照片掃描電子檔放到 Google 相簿,我也寫進部落格,以我的家族老照片出發,拋磚引玉,也希望更多人加入,為 1950 年代的台灣人作圖像和文字記錄。 如果我們沒有把父母祖輩的故事作跨世代記錄,如果我們現在不做,那他們真的成為被遺忘的世代了。 ◎ ◎ ◎ ◎ ◎ ◎ ◎ ◎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1957年在台北大安區安東街﹝靠近現在的捷運忠孝復興站﹞的結婚照。 這些老照片,不僅反映1950年代的台灣人結婚也很跟得上西方時尚呢,同時大家也可看看微風廣場 60 年前的地貌。 1940年代因為戰爭,婚紗設計以緊身上衣和束腹方便行走設計為流行。到了1950年代,Dior以束腰搭配寬下擺傘裙引領風潮,也開始流行公主線大擺、和圓領挖口的禮服婚紗。當時的台灣雖然物質缺乏,但結婚是人生大事,也是兩家的面子,當然婚紗要跟上西方的流行。 可能有人發現照片裡的新郎新娘年紀稍微大了點  (〃ω〃) 。 家父和家母因家庭經濟不寬裕,弟妹也多,小學畢業就開始工作,分攤家庭經濟壓力,因此拖到20好幾才結婚,這在當時算是非常晚婚。﹝講這些,其實是要說我爸媽晚婚、又很晚生到我這個老么啦,我不是戰後嬰兒潮世代,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老啦 XD。﹞ 這輛結婚禮車是不是很可愛呀 也許有人會說結婚用黑色禮車有什麼特別嗎? 別忘了這可是 1957 年呀,腳踏車是當時一般人唯一的代步工具,奢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