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20新北歡樂耶誕城 - 府中攻略, Part 1

今年新北歡樂耶誕城第一次擴大舉辦到府中捷運站,我就住這一帶,當然得好好介紹一下。

府中地區是板橋在地記憶的生活中心,過去匯集前縣府行政中心、舊板橋火車站和商圈於一地,新北市政府為推動城市新美學的再造,今年啟動「府中美學示範基地」計畫,讓板橋府中地區串連起四鐵共構的新板特區及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所在的枋橋古城區,成為傳統與新潮交融的生活美學基地。

因此這裡的耶誕城主題和市民廣場 (板橋捷運站) 和站前廣場 (板橋車站) 不同,市府大廳和市民廣場主題是經典童話世界,站前廣場主題是夢幻莊園,而府中站主題則是美學藝術。

大致路線是:
府中捷運站周邊拍照
→ 若是周五周六晚上的話,走到林家花園看「花月圓 夜未眠」光雕秀
→ 走到接雲寺拍光廊
→ 湳雅夜市
→ 沿南雅南路走回捷運站,或走到縣民大道搭公車「板橋夜市」站

看各人時間,可以只到府中捷運站周邊,也可以延伸到夜市。

且讓我用照片和影片帶大家看看,有空的話,大家可以親自來走走府中美學藝術特區。


府中捷運站周邊

可以從府中捷運站 1 或 2 號出口搭電扶梯上來做出發點,基本上就是順時針或逆時針概念,這裡我以 1 號出口為例。



1. 浮光絮語

從 1 號出口上來後,面對縣民大道左轉,即可看到一群蒲公英,象徵著希望的種子與輕盈的夢想,點點燈光是其中的媒介,傳遞著愛與信念,燦爛明亮、飛舞清揚,帶來一片朝氣蓬勃的感受。這裡和捷運 2 號出口都有。
亮燈時間:17:30-23:00


2. 魔法森林

縣民大道在過馬路,紅綠燈旁就是魔菇魔法森林。
亮燈時間:17:30-23:00



3. 耶誕光廊

從魔法森林可以看到遊龍天橋上方的耶誕光廊。

接著過馬路回到捷運出口 1。

4. 有趣市集 (週六、週日限定)

從 11/4 到明年元旦 1/3,每逢週六、週日,在板橋農會前面封街可以逛「有趣市集」,吃吃喝喝。


5. 新北市板橋區公所

過馬路到出口 2,然後直走,走斑馬線過馬路,到對面的新北市板橋區公所,也是不錯的拍照點,這條馬路有很多公車和摩托車經過,所以過馬路要格外注意。




6. 花漾

往慈惠宮方向前行幾步,右邊就是花漾光廊。


立牌介紹設計意念:「是幸福的緣起,也代表了生命的週期。期許人生的姿態,彷彿花朵般優雅;生活的品質,彷彿芳草般宜人。光的語彙,在繁花枝枒間穿梭,然後靜靜的在根深葉茂中安居;也許搖曳生姿、也許幽靜典雅,漾出一層又一層桃紅柳綠的漣漪。」

亮燈時間:11:00-23:00



7. 府中之星

穿過花漾光廊,就可看到府中之星。

立牌介紹設計意念:「匯聚了府中地區的歷史文化,猶如古往今來的人文社會;交織的線條,代表了時間與空間的軌跡。歷歷在目的新舊風貌,經由色彩繽紛的裝置藝術,穿越了時空,形成了人、光、裝置之間,單純而美好的互動;延昔日的純樸情懷,進而成為最令人嚮往的心靈之光。」

亮燈時間:17:30-23:00



8.  魔豆.魔豆

位在花漾光廊對面。

立牌介紹設計意念:「創作靈感來自知名童話「傑克與魔豆」的植物。家喻戶曉的神奇魔豆藤,蜿蜒向上、直通天際;豆莖上既獨特又綺麗的水晶,彷若空中閃爍的點點星光。期待心中的美夢成真,隨著這棵巨大的魔豆藤,勇往直前的馳騁在府中之境,帶領著所有人,打開這充滿無限想像的空間之門。」

亮燈時間:17:30-23:00


9.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原本嚴肅的警察局,因為這滿樹的燈,變得很節慶。


10. 森林裡的極光

森林裡的級光就矗立在慈惠宮斜對面,文化路一段與府中路交叉口。

立牌介紹設計意念:「以看似輕柔、實則堅韌的織品,作為光的媒介。傳說中的歐若拉女神,用千姿百態的七彩光譜,閃耀了浩瀚的夜空。來往的人們,穿梭在光與影、天與地、古與今之間;一眼萬年,懷抱著憧憬,見到了永恆。期盼在此,遇見你的幸福。」

亮燈時間:17:30-23:00

看各人時間,可以從這裡繞回府中捷運站,或者繼續往前走。若是週五、週六晚上,可以先到林家花園看光雕秀 (我在另一篇再介紹),或者沿府中路直走,到接雲寺旁邊的柏壽公園拍照,然後接著逛湳雅夜市,再從夜市走回捷運站。

走一走,餓了吧,這裡插花稍微談談府中美食。食尚玩家介紹的幾家府中美食,其中幾家就在這附近。從「森林裡的極光」過馬路到對面大創百貨,沿府中路直走幾步就是宮口街 (因為在慈惠宮對面嘛),在這裡右轉走進去,有幾家知名的巷內美食,像是「02. 高記生炒魷魚」 (營業到下午 5:30,休周一)、「07. 老曹餛飩」(營業到晚上8點,休周四)。

老曹餛飩離林家花園很近,所以如果你是周四、周五要去林家花園看「花月圓 夜未眠」互動光雕秀,則可以考慮拍完府中站周邊,走來吃老曹餛飩,吃飽飽後散步到林家花園。

至於食尚玩家那篇介紹的「06. 王家肉羹」和黃石市場很多美食攤,已經搬到附近的黃石中繼市場 (參考這支影片),如果你是晚上來拍耶誕城燈景,沒機會吃到,可以另外安排白天來這裡吃美食,順便到林家花園散步。

還有另一種美食選擇,從「森林裡的極光」過馬路到對面大創百貨,沿府中路直走,在慈惠宮斜對面,一個很不起眼的樓梯,就通到板橋名店 Merci 的四家店之一 Merci Ville (地址是府中路 50號 2 樓),這家特色在咖啡和丹麥吐司,營業時間 13:00 ~ 22:00。板橋超人氣早午餐的 Merci cafe 和日式餐點的 Merci Petit 都位在新民街,在遠百中山百貨附近,可以拍完府中耶誕燈景後,從後站商圈的中山路一段往新北市政府耶誕城方向走,也可以反過來先拍完市民廣場 (板橋捷運站) 和站前廣場 (板橋車站) 的耶誕燈景,再去 Merci 用餐,然後走來府中拍,不過,Merc 很熱門,去之前最好先打電話。至於吃甜點的 Merci crème 店就離耶誕城有點距離了。

如果喜歡臭豆腐和台式泡菜的,沿府中路前行,文昌街口右轉有一攤可以嚐嚐。(如果從這裡沿文昌街直行,到西門街左轉直走就可看到林家花園大門了。)


10. 柏壽·光園

沿府中路直走,看到家樂福,接雲寺就到了,寺旁就是柏壽公園。

立牌介紹設計意念:「以府中商圈的夜間光地標為設計出發點,公園位處於與南雅夜市相鄰的重要路口,同時與接雲寺相連,採用的燈色以華麗卻不失莊嚴的黃橙色做為視覺重點,融入公園內植物與造景,打造大型光廊,特殊造型光廊結合燈光律動,讓夜空多了一份新意。」

亮燈時間:17:30-23:00

穿越公園,在去夜市方向的十字路口有座光廊,和其他光廊相比,這裡人潮較少,拍照也不用等待清場太久。



拍完照後,就去逛逛湳雅夜市囉!

這裡順便提一下,食尚玩家介紹的府中美食,其中「04. 北港香菇肉羹」就在柏壽公園過馬路過來的湳雅夜市口,但只賣到中午就沒了。晚上夜市時間,這裡是別的攤家。

我會另一篇 Part 2 介紹林家花園「花月圓 夜未眠」互動光雕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0 捷克之旅 - Kutná Hora 塔拉小鎮

咱台灣人對捷克 Kutná Hora 塔拉小鎮有兩個最大印象:一是郭台銘招待客戶的古堡就在這裡,一是 人骨教堂 。這個小鎮在布拉格東方約 60 公里處,目前居民約 22,000 人,然而它曾經是歐洲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為此地富藏銀礦,而當時歐洲通行的銀幣 "Prague groschen" 就是在此地鑄造,從而讓它變成當時波西米亞王國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Kutná Hora 小鎮在在十四和十五世紀時達到其繁榮巔峰,當時的國王 King Václav IV 就住在這。 此小鎮於 1995 年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文化遺產。 大型遊覽車不能進入,所以我們在停車場外下車後,一路幾個景點都是用走的 (到歐洲玩,一定要穿好走的鞋)。石頭路上的排水道蓋子很有地方特色: ◎ ◎ ◎ ◎ ◎ ◎ 聖芭芭拉教堂 (捷克文 Chrám svate Barbory, 英文 Church of Saint Barbara): 聖芭芭拉教堂始建於 1388 年,作為採礦人的信仰中心和守護者,但卻是在 1905 年才完工,工程多次受戰爭、經濟問題等延誤,花了近五百多年才有今天的面貌。歌德式的建築非常雄偉,照相必須環景設定才拍得下,但我們行程因時間關係沒有要進去參觀,加上天空陰霾沒有陽光,所以在導遊催促下只能約略照成功幾張。 聖芭芭拉教堂週邊還有幾個相連景點,都是步行可到,有興趣自助旅行參觀的人可以參考其官網 http://www.kutna-hora.net/en/barbara.php 。也可參考 http://wikimapia.org/#lat=49.947271&lon=15.2674878&z=17&l=0&m=b  立體地圖。 ◎ ◎ ◎ ◎ ◎ ◎ 義大利碉堡 (捷克文 Vlašský dvůr, 英文 Valachian courtyards / Italian court): 離開聖芭芭拉教堂,我們步行幾分鐘通過小鎮來到這個義大利碉堡。在十三世紀時這裏是波西米亞王國的中央鑄幣廠,當時國王 Václav II 邀請義大利佛羅倫斯律師和銀行家來此協助他改革統一波西米亞貨幣,這個碉堡也因此而命名。在十四世紀末此地重建後則成為波西米亞王國國王 Václav IV 的臨時

將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這幾年因為家裏發生一些事,所以暫停部落格的寫作。偶然間看到美國有個 Save Your Photos 網站  在推廣保存人生照片,並訂每年九月為《保存照片月 Save Your Photos Month》,想到家裏有很多父母遺留的老照片,應該用現代的科技將這些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但開始要進行數位化時,才發現問題還不少。 主要原因出在很多老照片已有一甲子年紀。當時鏡頭和沖印技術發展、拍照技巧都遠不如現在,多數照片歪斜,有的還模糊,更不用講台灣氣候潮濕,這些黑白老照片全泛黃褪色,張張都有明顯的歲月痕跡。 而且為方便父母想把照片貼牆上,好時時看照片回憶的願望,十幾年前家裏買了護貝機,把多數照片護貝,當時從老式相本把照片撕下來時,不少照片已有損傷 (父母祖輩那年代用的是黑色背膠的自黏相本,再怎麼小心翼翼地將相片跟相本分離,不只照片背面會有黑色殘膠,照片正面還可能因跟相本透明膠膜黏住而撕破)。但可能這十幾年保護得宜,還好這些護貝膜沒有像網路上說的跟照片分家,跟其他沒護貝照片相比,稍稍 "保存" 護貝當時照片的狀態。 雖然是整理保存自家的老照片,但想到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所以就把我的經驗寫在這部落格跟大家分享,或者想懷舊看看 1950 年代台北人生活和地貌,也歡迎追蹤這個部落格。 ◎ ◎  ◎ ◎  ◎ ◎ ◎ ◎ ◎ ◎ ◎ 怎麼將老照片數位化?  剛開始是想 用不花錢的方法:手機翻拍 。 我試了用手機相機直接翻拍,也下載 Google PhotoScan app 來翻拍,但不管照片有沒有護背,很難避掉反光問題,花不少時間、手也痠,而且黑白老照片翻拍效果也不好。 後來,想說 花錢給照相館掃描轉數位檔 ,總該可以吧,於是拿一些照片去照相館試看看。 但花了錢卻更失望。照相館只是把我的照片放到他們的掃描器掃描儲存影像檔,存成光碟給我,前面提到我家老照片上的 "歲月痕跡" 原汁原味保留在影像檔,有的護背照片還是有反光痕跡,有的檔案還有粗粗邊框,我的原始照片可沒有那些框呀。 照相館的人說他們不幫人修檔案的,是我的照片太老舊,尺寸大小不一,而且又有護貝,......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我家照片的錯。 難不成就讓這些家族老照片淹沒消失於歲月中吧? 不能服輸,問問谷大神吧。

1950 年代的台北人結婚

原本我掃描家裡老照片,只是想台灣濕度高,以前又沒注意好好保存,多數已褪色變黃、甚至模糊,趁這些照片狀況還沒有變更差前,趕快數位化成電子檔保存。而且老照片只有一份,數位化後還能放到社群媒體和網路相簿跟分居各處的家人分享。 偶然間爬網路時看到一篇文章【 抵抗遺忘,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紀錄 】,被標題吸引就點進去看,原來是 Plustek Connect 部落格分享 "50+ 好好" 網站的好文【 最有價值的事:紀錄父母的生命故事 】,字字句句彷彿敲到心底。 確實,父母祖輩那個年代的人,受日本統治教育,且大多在國小或初中畢業後就進社會工作,然後為家庭一輩子犧牲奉獻。我嘗試各種關鍵字網路搜尋 1950 年代的台灣人生活,照片和文字真的少之又少,或者可以說只有幾年前網路瘋傳的一支  1950 年代駐守台灣美軍所拍的影片 。 於是,除了把家族老照片掃描電子檔放到 Google 相簿,我也寫進部落格,以我的家族老照片出發,拋磚引玉,也希望更多人加入,為 1950 年代的台灣人作圖像和文字記錄。 如果我們沒有把父母祖輩的故事作跨世代記錄,如果我們現在不做,那他們真的成為被遺忘的世代了。 ◎ ◎ ◎ ◎ ◎ ◎ ◎ ◎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1957年在台北大安區安東街﹝靠近現在的捷運忠孝復興站﹞的結婚照。 這些老照片,不僅反映1950年代的台灣人結婚也很跟得上西方時尚呢,同時大家也可看看微風廣場 60 年前的地貌。 1940年代因為戰爭,婚紗設計以緊身上衣和束腹方便行走設計為流行。到了1950年代,Dior以束腰搭配寬下擺傘裙引領風潮,也開始流行公主線大擺、和圓領挖口的禮服婚紗。當時的台灣雖然物質缺乏,但結婚是人生大事,也是兩家的面子,當然婚紗要跟上西方的流行。 可能有人發現照片裡的新郎新娘年紀稍微大了點  (〃ω〃) 。 家父和家母因家庭經濟不寬裕,弟妹也多,小學畢業就開始工作,分攤家庭經濟壓力,因此拖到20好幾才結婚,這在當時算是非常晚婚。﹝講這些,其實是要說我爸媽晚婚、又很晚生到我這個老么啦,我不是戰後嬰兒潮世代,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老啦 XD。﹞ 這輛結婚禮車是不是很可愛呀 也許有人會說結婚用黑色禮車有什麼特別嗎? 別忘了這可是 1957 年呀,腳踏車是當時一般人唯一的代步工具,奢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