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9 年萬聖節前,想說快要結束這種沒生活品質、以兩星級便宜旅舍為家的出差流浪日子,終於下定決心犒賞自己放個假好好玩玩,就參加美國亞洲旅行社 (America Asia Travel Center) 的洛杉磯市區觀光一日遊 (Deluxe Los Angeles City Tour)。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行程,如果有人要短暫停留 L.A. 而又沒有很多時間規劃行程,可以做個參考。
- 行程時間 9:00 am - 4:00 pm
- 費用 USD58,比老美辦的同樣行程還便宜一點
- 四人即可成團 (天天都有團,可自己找朋友湊團,或你指定時間再由旅行社湊陌生人,我被排到的那團就連我共有六位旅客)
- 交通工具是九人座的休旅車 (因為市區不好停車,有時還必須在禁止暫停區讓我們遊客快速下車,然後我們逛的時候,導遊開車四處繞,集合時間到,再開來讓我們快速上車。)
- 司機兼導遊,導遊視車上旅客做中、英文介紹。所以如果有親朋好友去美國洛杉磯探親,做短暫停留,通常都會報名參加這種團。
- 行程內容;早上出發前往洛杉磯市中心參觀音樂中心。途中經過洛杉磯市內的看守所﹐更可看到洛城內最高的七十三層的銀行大樓﹑移民局﹑水電大樓以及市政廳﹑中國城﹑小東京及墨西哥城。下午前往好萊塢大道參觀中國戲院﹐在那裡你可以與喜歡的超級巨星的手腳印合影留念﹐ 然後參觀全世界最大之露天劇場。之後沿著日落大道前往全美國著名的比華利山莊名店街 Rodeo Drive。繼而前往洛杉磯著名NBA 球隊 L.A. 湖人(Lakers) 及 L.A. 快艇(Clippers) 的主場- 斯臺普斯中心外觀以及L.A. Live, 類似紐約的時代廣場。(老美旅行社辦的洛杉磯一日遊,行程內容也是大小異。)
◎ ◎ ◎ ◎ ◎ ◎
2009-10-28, 週三
亞洲旅行社在南加有九個辦公室,參加各種行程的旅客自行到各辦公室、或者旅遊社有配合的知名飯店集合,再由大型遊覽車載到位於 Rowland Heights 的總部,在這裏的停車場上百名的各地遊客再換乘各行程的車出發。因為費用比老美旅行社稍微便宜,也有中英文導遊介紹,所以除了來自臺港陸的老中外來遊客,還有居住美國本地的老中、也有來自歐洲的老外參加。像我被分配到的這一車,連我共六名遊客,有一對來自台灣的夫婦、兩個來自西班牙的年輕姐妹,和一位來美國出差的大陸人。因為同樣來自臺灣,我和這對夫婦就聊得比較多,他們是自助來美國渡假兩周,除了當地朋友接待的一天,其他天數都是參加這家旅行社的好幾個行程在美國到處玩。
好萊塢高地娛樂廣場 (Hollywood & Highland Center):
洛杉磯市區的一些景點是開車經過時,導遊順便提一下,例如日落大道等。但是知名的落杉磯前幾名必到景點就會讓我們下車自己逛逛、照相。第一站是《好萊塢高地娛樂廣場》,我們在此停留約一個半小時。
《好萊塢高地娛樂廣場》於 2001 年 11 月開幕,當初耗資 6 億 1500 萬美元興建,這裏佔地六萬平方公尺,有豪華購物區、高級餐廳、飯店、酒吧、保齡球場和戲院等。
入口階梯前,磁磚拼出的《通往好萊塢之路》
真的是「高地」,位於三層樓高,電動手扶梯是直接上樓到 mall
巴比倫廣場 (Babylon Court):
從好萊塢高地廣場階梯走上去,就可以看到這個地標:巴比倫帝國的石壁畫和石象 (參觀動線也可以先走柯達劇院階梯,再一路逛過來)。它是根據 1916 年著名電影《偏見的故事 (Intolerance)》的佈景所設計而成。
巨大的白象雕刻,地上有噴泉,廣場上有各式的流動攤販,四周都是購物商店和餐飲店。
說的岀來的名牌,這兒都有開店,美國到處都有,一點也不希奇。
倒是這各式可愛的熊熊超吸睛,讓我不禁駐足多看好幾眼。
帶不回去這些毛茸茸的小可愛,就多照幾張相吧
好萊塢標誌 (Hollywood Sign):
穿過巴比倫廣場即可看到著名的好萊塢標誌。原建於 1923 年,是當時建商在好萊塢地區的山丘上蓋房子,為此做的房地產廣告,字母高達 15 公尺,當時只想放個一年半載。後來因為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蓬勃崛起,此標誌變成國際知名的洛杉磯地標,也是好萊塢夢想成真的象徵。
在觀景台上有望眼鏡讓遊客遠觀,為了照相,我走購物商場階梯登上最高層,照了這張照片紀念。
柯達劇院 (Kodak Theatre):
原名好萊塢劇院,因柯達相片公司出價一億美元買下命名權後而更名為《柯達劇院》。在 2001 年 11 月正式啟用,造價 9000 萬美元,擁有 24 個私人包廂和3332個座位,自此而後即成為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s) 頒獎典禮的永久會場,奧斯卡小金人也在此做永久性的陳列。
這兩層樓的階梯稱作 Awards Walk,就跟好萊塢印象 - 閃閃發亮,
兩旁的燈箱是 1929 年以來每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是 1939 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得主
Grauman’s Chinese Theatre / Mann's Chinese Theatre:
中國劇院就緊鄰在好萊塢高地娛樂廣場旁,中文譯名「中國劇院」來自於其建築造型。像電影「綠野仙蹤 The Wizard of Oz」就是在此首映。入內餐觀需要購票,時間有限,我就在外面照照相。水泥地上盡是名人足跡或手印,據說自 1927 年開幕以來,已有兩百位名人在此留下足跡手印。這兒原本就是觀光客朝聖必到之處,我去的這天剛好有劇組在攝影,更是人潮湧擠,聽說這兒也有一塊地磚是名導吳宇森,可惜人實在太多了,沒有找到,就只能在旁邊沒人站的地方照一下。
這些名人向 Sid Grauman 致意,他就是劇院創辦人,
擔任劇院總裁直到他 1950 年去世。
目前劇院則是由 Mann Theater 經營。所以旅遊網站會同時出現 Grauman’s Chinese Theatre / Mann's Chinese Theatre 這兩個名字。
這條星光大道就位於 Hollywood Blvd. 和 Vine Street 路口的四邊人行道上,是由南加藝術家 Oliver Weismuller 於 1958 年設計,向對美國電影、電視、電台、音樂及戲劇幕前幕後表現傑出人士致敬。
在人行道上有 2000 個以上青銅滾邊的星形大理石,因為時間有限,我只走了好萊塢高地到好萊塢娛樂博物館這一小短段星光大道,尋找認識的好萊塢名人。五個行業的標誌也不同,我選幾張代表不同行業的貼在下面:
贊助者也有超大感謝地磚,放了這五個行業代表標誌
正在想怎麼沒有碰上半個好萊塢名人哩,迎面就看到蝙蝠俠和綠巨人浩克 ...
哈哈,這是真人裝扮電影名人跟觀光客合照賺錢啦。
這位金髮美女擺 pose 扮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
旁邊走過的大叔居然不為所動,真是有趣的對比
就這樣悠哉悠哉結束一個半小時的好萊塢之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