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2 英國自由行 05:Newcastle upon Tyne 新堡, 之一



旅遊日:2012 年 10 月 10 日, 週三



今天一早就離開 York,因為今天要玩兩個地方:《Newcastle upon Tyne 新堡,簡稱 Newcastle》和《Durham 德爾翰》。

Newcastle 距離 York 一小時火車車程,而 Durham 位於 York 和 Newcastle 中間,因 Newcastle 是大城、有比較多的便宜訂房選擇,所以我規劃這一天早上先往北坐一小時火車到 Newcastle 放下行李和筆電,然後坐 15 分鐘火車南向到 Durham 玩 3 小時,接著再坐火車北向回 Newcastle 繼續逛市區,夜宿 Newcastle,次日早上再早起到泰茵河旁 Quaysides 散步和照相。


※ ※ ※ ※ ※

Newcastle upon Tyne 這城市名字面意思是 "泰茵河上的新城堡",但其實它一點也不新,歷史可遠溯至 11 世紀。羅馬人為防備蘇格蘭而蓋了哈德良長城,這裏就是羅馬人建的堡壘之一,後來,諾曼第人佔領,就在這個 "古" 羅馬堡壘位址上蓋 "新" 城堡,所以取名 Newcastle。現在市區裏還保存了一小段城牆。14 世紀時臨近地區開鑿煤礦,也讓 Newcastle 成為全英格蘭第三大繁榮城鎮,工業革命時代更是因港埠之利,而發展重機和造船業,工廠和倉庫也如雨後春筍四處林立。

從我住的 Euro Hostel Newcastle 走到中央火車站,中間會經過 Newcastle 最重要的兩個景點:Cathedral Church of St. Nicholas 聖尼可拉斯大教堂和Castle Keep 城堡城樓。

Cathedral Church of St. Nicholas 聖尼可拉斯大教堂
建於 14-15 世紀是 Newcastle 的重要地標是 500 多年來航行泰茵河船隻的導航。免費入內參觀。下面這張照片是教堂鐘塔的東面鐘塔約 60 公尺造型很特別,像個大燈籠
教堂另一面緊鄰兩線道的 Mosley Street,而且背光,無法整個兒照下來,但是透過鐘塔灑下的陽光形成一個特殊的光影效果

Castle Keep 城堡城樓
走幾公尺就到了《Castle Keep 城堡城樓》的入口:Black Gate

城堡是 1168-1178 年亨利二世所建的,原為木造建築,於 12 世紀改為石造建築,而這 Black Gate 是亨利三世於 1247-1250 年增建的,有走道通到城堡,有吊門可以關閉以抵禦外敵入侵、保護城堡。但目前的 Black Gate 上面兩層樓和屋頂等則是 17 世紀才增建的,當房舍出租,Black Gate 這名字並不是形容它多黑,據說是因 17 世紀初承租這建築物的倫敦商人 Patrick Black 取他的姓而有此名。但 19 世紀初,這一帶變成窮人窟,後來還有人提議要拆掉,下面這張照片是拍自門口介紹板,可以看出今昔的對比。
在 1883 年被法人機構承租,將它轉型為博物館。

今日的城堡城樓和 Black Gate 被現代的火車鐵軌分開
參觀城堡城樓內部要門票 £4 (約 NTD 193),我趕著搭火車去 Durham,就沒進去,若有人到 Newcastle,可以參考其官網再決定要不要列入行程。

Grainger Town 商圈
由 Durham 搭火車回到 Newcastle,已是下午三點半了,延著火車站正前方的 Grainger Street 走,就可到 Newcastle 的熱鬧商圈。

由 Neville Street 轉彎過來在地鐵站出口剛開始有點嚇到,怎麼有人被吊在那裏,定睛再看,原來是真人大小的馬路裝置藝術

Grainger Street 這—帶有許多維多利亞與喬治時期的古建築。在 19 世紀中葉,Newcastle 的發展由泰茵河畔轉移到這裡,商人和建築師 Richard Grainger, John Dobson 和 Thomas Oliver 把這一帶打造成英格蘭最漂亮的維多利亞城鎮,所以命名 Grainger Street 來紀念他。
這張照片不是我照歪了,是因為有坡度。順帶一提玩 Newcastle 腳力一定要好,而且要穿好走的鞋,因為這城市好像是蓋在小丘上,市區內不少路都在上坡下坡,有的坡度輕微,有的就很陡。

十月的英國天氣多變,早上還是大太陽暖洋洋,這時才下午四點,卻天陰變涼,間或飄些雨絲,不到撐傘的地步,但小雨點飄到相機鏡頭卻令人困擾,還好隨身帶著眼鏡的拭鏡布


走著走著,看到封街的護欄,還有好多攤的歐亞各國料理,哈,有熱鬧可看了,我加快腳步,果然,Earl Grey's Monument 格雷伯爵塑像廣場有好多攤子,穿戴的、玩的都有




Earl Grey's Monument 格雷伯爵塑像石柱
廣場中央豎立 Earl Grey's Monument,廣場旁還有一條熱鬧的街 Grey Street,都是在紀念 Earl Grey。這名字好熟悉喔,沒錯,英國伯爵茶就是以他命名,但他是誰呢?他是 1830-1834 年的英國首相 Charles Earl Grey,在他任期內帶領國會通過改革法案 Reform Bill of 1832,大大影響了英格蘭和威爾斯的選舉系統。這個塑像石柱高達 41 公尺,是在 1838 年豎立的,是雕刻家 Edward Hodges Baily 的作品之一 (有名的倫敦特拉法佳廣場的尼爾遜石柱也是他的作品),資料說石柱內有 164 階階梯可到達石柱頂的觀景台,但也許是被攤販擋住了,我找不到階梯的入口。

石柱下方有這段 1838 年銘刻的紀念文字:
THIS COLUMN WAS ERECTED IN 1838
TO COMMEMORATE
THE SERVICES RENDERED TO HIS COUNTRY BY
CHARLES EARL GREY, K.C.
WHO, DURING AN ACTIVE POLITICAL CAREER OF
NEARLY HALF A CENTURY
WAS THE CONSTANT ADVOCATE OF PEACE
AND THE FEARLESS AND CONSISTENT CHAMPION OF
CIVIL AND RELIGIOUS LIBERTY.
HE FIRST DIRECTED HIS EFFORTS TO THE AMENDMENT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IN 1792,
AND WAS THE MINISTER
BY WHOSE ADVICE, AND UNDER WHOSE GUIDANCE,
THE GREAT MEASURE OF PARLIAMENTARY REFORM
WAS, AFTER AN ARDUOUS AND PROTRACTED STRUGGLE,
SAFELY AND TRIUMPHANTLY ACHIEVED
IN THE YEAR 1832.

另一面則刻了 1932 年英國人民的感念文字:
AFTER A CENTURY OF CIVIL PEACE,
THE PEOPLE RENEW
THEIR GRATITUDE TO THE AUTHOR
OF THE GREAT REFORM BILL.
1932.

讓我不禁感慨,當今的政治人物有多少人有真正在為我們台灣這塊土地和國人、還有我們的子孫做長遠著想?多數人為了選票和私利而短視,有一陣子電視在播蔣經國年代的新聞影片,我們現在習以為常享受的生活便利、曾經有過的經濟起飛,不得不感謝蔣經國那時的建設,而我們又留什麼給我們這塊土地的子孫?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第二天早上補照的,因為當時傍晚有點小雨絲,石柱照起來整個黑黑的。

廣場旁就是超熱鬧的購物區 Eldon Square Shopping Centre,再走過去就是 Chinatown 中國城。

十月日照時間短,天很快就開始暗了,所以我就從 Grainger Street 轉 到 Grey Street 要走回我住的青年旅舍,這條 Grey Street 還有好多漂亮維多利亞建築,最醒目的就是這棟 Theater Royal,目前是劇院,順著右手這條 Shakespear Street 走,然後右轉走一小段路,就到我住的 Euro Hostel Newcastle。
上面這張照片也是我第二天早上補照的,建築很高大,路面又是斜坡,所以我趁沒車時,跑到馬路上找角度才終於照起來的。

第二天早上逛泰茵河畔 Quayside,我在另一篇再介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0 捷克之旅 - Kutná Hora 塔拉小鎮

咱台灣人對捷克 Kutná Hora 塔拉小鎮有兩個最大印象:一是郭台銘招待客戶的古堡就在這裡,一是 人骨教堂 。這個小鎮在布拉格東方約 60 公里處,目前居民約 22,000 人,然而它曾經是歐洲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為此地富藏銀礦,而當時歐洲通行的銀幣 "Prague groschen" 就是在此地鑄造,從而讓它變成當時波西米亞王國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Kutná Hora 小鎮在在十四和十五世紀時達到其繁榮巔峰,當時的國王 King Václav IV 就住在這。 此小鎮於 1995 年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文化遺產。 大型遊覽車不能進入,所以我們在停車場外下車後,一路幾個景點都是用走的 (到歐洲玩,一定要穿好走的鞋)。石頭路上的排水道蓋子很有地方特色: ◎ ◎ ◎ ◎ ◎ ◎ 聖芭芭拉教堂 (捷克文 Chrám svate Barbory, 英文 Church of Saint Barbara): 聖芭芭拉教堂始建於 1388 年,作為採礦人的信仰中心和守護者,但卻是在 1905 年才完工,工程多次受戰爭、經濟問題等延誤,花了近五百多年才有今天的面貌。歌德式的建築非常雄偉,照相必須環景設定才拍得下,但我們行程因時間關係沒有要進去參觀,加上天空陰霾沒有陽光,所以在導遊催促下只能約略照成功幾張。 聖芭芭拉教堂週邊還有幾個相連景點,都是步行可到,有興趣自助旅行參觀的人可以參考其官網 http://www.kutna-hora.net/en/barbara.php 。也可參考 http://wikimapia.org/#lat=49.947271&lon=15.2674878&z=17&l=0&m=b  立體地圖。 ◎ ◎ ◎ ◎ ◎ ◎ 義大利碉堡 (捷克文 Vlašský dvůr, 英文 Valachian courtyards / Italian court): 離開聖芭芭拉教堂,我們步行幾分鐘通過小鎮來到這個義大利碉堡。在十三世紀時這裏是波西米亞王國的中央鑄幣廠,當時國王 Václav II 邀請義大利佛羅倫斯律師和銀行家來此協助他改革統一波西米亞貨幣,這個碉堡也因此而命名。在十四世紀末此地重建後則成為波西米亞王國國王 Václav IV 的臨時

將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這幾年因為家裏發生一些事,所以暫停部落格的寫作。偶然間看到美國有個 Save Your Photos 網站  在推廣保存人生照片,並訂每年九月為《保存照片月 Save Your Photos Month》,想到家裏有很多父母遺留的老照片,應該用現代的科技將這些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但開始要進行數位化時,才發現問題還不少。 主要原因出在很多老照片已有一甲子年紀。當時鏡頭和沖印技術發展、拍照技巧都遠不如現在,多數照片歪斜,有的還模糊,更不用講台灣氣候潮濕,這些黑白老照片全泛黃褪色,張張都有明顯的歲月痕跡。 而且為方便父母想把照片貼牆上,好時時看照片回憶的願望,十幾年前家裏買了護貝機,把多數照片護貝,當時從老式相本把照片撕下來時,不少照片已有損傷 (父母祖輩那年代用的是黑色背膠的自黏相本,再怎麼小心翼翼地將相片跟相本分離,不只照片背面會有黑色殘膠,照片正面還可能因跟相本透明膠膜黏住而撕破)。但可能這十幾年保護得宜,還好這些護貝膜沒有像網路上說的跟照片分家,跟其他沒護貝照片相比,稍稍 "保存" 護貝當時照片的狀態。 雖然是整理保存自家的老照片,但想到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所以就把我的經驗寫在這部落格跟大家分享,或者想懷舊看看 1950 年代台北人生活和地貌,也歡迎追蹤這個部落格。 ◎ ◎  ◎ ◎  ◎ ◎ ◎ ◎ ◎ ◎ ◎ 怎麼將老照片數位化?  剛開始是想 用不花錢的方法:手機翻拍 。 我試了用手機相機直接翻拍,也下載 Google PhotoScan app 來翻拍,但不管照片有沒有護背,很難避掉反光問題,花不少時間、手也痠,而且黑白老照片翻拍效果也不好。 後來,想說 花錢給照相館掃描轉數位檔 ,總該可以吧,於是拿一些照片去照相館試看看。 但花了錢卻更失望。照相館只是把我的照片放到他們的掃描器掃描儲存影像檔,存成光碟給我,前面提到我家老照片上的 "歲月痕跡" 原汁原味保留在影像檔,有的護背照片還是有反光痕跡,有的檔案還有粗粗邊框,我的原始照片可沒有那些框呀。 照相館的人說他們不幫人修檔案的,是我的照片太老舊,尺寸大小不一,而且又有護貝,......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我家照片的錯。 難不成就讓這些家族老照片淹沒消失於歲月中吧? 不能服輸,問問谷大神吧。

1950 年代的台北人結婚

原本我掃描家裡老照片,只是想台灣濕度高,以前又沒注意好好保存,多數已褪色變黃、甚至模糊,趁這些照片狀況還沒有變更差前,趕快數位化成電子檔保存。而且老照片只有一份,數位化後還能放到社群媒體和網路相簿跟分居各處的家人分享。 偶然間爬網路時看到一篇文章【 抵抗遺忘,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紀錄 】,被標題吸引就點進去看,原來是 Plustek Connect 部落格分享 "50+ 好好" 網站的好文【 最有價值的事:紀錄父母的生命故事 】,字字句句彷彿敲到心底。 確實,父母祖輩那個年代的人,受日本統治教育,且大多在國小或初中畢業後就進社會工作,然後為家庭一輩子犧牲奉獻。我嘗試各種關鍵字網路搜尋 1950 年代的台灣人生活,照片和文字真的少之又少,或者可以說只有幾年前網路瘋傳的一支  1950 年代駐守台灣美軍所拍的影片 。 於是,除了把家族老照片掃描電子檔放到 Google 相簿,我也寫進部落格,以我的家族老照片出發,拋磚引玉,也希望更多人加入,為 1950 年代的台灣人作圖像和文字記錄。 如果我們沒有把父母祖輩的故事作跨世代記錄,如果我們現在不做,那他們真的成為被遺忘的世代了。 ◎ ◎ ◎ ◎ ◎ ◎ ◎ ◎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1957年在台北大安區安東街﹝靠近現在的捷運忠孝復興站﹞的結婚照。 這些老照片,不僅反映1950年代的台灣人結婚也很跟得上西方時尚呢,同時大家也可看看微風廣場 60 年前的地貌。 1940年代因為戰爭,婚紗設計以緊身上衣和束腹方便行走設計為流行。到了1950年代,Dior以束腰搭配寬下擺傘裙引領風潮,也開始流行公主線大擺、和圓領挖口的禮服婚紗。當時的台灣雖然物質缺乏,但結婚是人生大事,也是兩家的面子,當然婚紗要跟上西方的流行。 可能有人發現照片裡的新郎新娘年紀稍微大了點  (〃ω〃) 。 家父和家母因家庭經濟不寬裕,弟妹也多,小學畢業就開始工作,分攤家庭經濟壓力,因此拖到20好幾才結婚,這在當時算是非常晚婚。﹝講這些,其實是要說我爸媽晚婚、又很晚生到我這個老么啦,我不是戰後嬰兒潮世代,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老啦 XD。﹞ 這輛結婚禮車是不是很可愛呀 也許有人會說結婚用黑色禮車有什麼特別嗎? 別忘了這可是 1957 年呀,腳踏車是當時一般人唯一的代步工具,奢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