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3秋 日本北九州自由行 7:湯布院散策, 之二


旅遊日:2013 年 11 月 5 日, 週二



◎ ◎ ◎ ◎ ◎ ◎ ◎ ◎
湯布院溫泉街散步  

從 JR 由布院駅,對準正前方的由布岳直行,大約走 500 公尺過一座橋,就可看到 B-Speak 店了。

這 B-speak 是由湯布院高級溫泉旅館「山莊無量塔」開設的小糕點舖,除了賣超人氣的瑞士捲,還有很多精緻糕點。走進一瞧,店不大,擠滿好多觀光客,結帳櫃台有張單子寫著 B-speak P ロ-ル 切片size 已賣光,架上還有很多瑞士捲,但都是整條,除非觀光客是全家大小都來,否則整條怎麼吃的完。

繼續朝 B-Speak 店右側的路前行,這條路就是『湯の坪街道』,再走約 1.3 公里,就到金鱗湖,這一路絕對不無聊,因為沿路有很多有趣的店可逛,吃吃買買,還有溫泉旅館、藝廊陶瓷工坊等等

我稍微放幾張照片
看到這幾尊石像,馬上想到好幾年前朋友給看的日本卡通「一休和尚」,正要照相時,小妹妹跑進鏡頭來,原來媽媽也覺得這小和尚好可愛,就要小朋友站過去,要幫他們照合照。
這家店專主人應該是貓癡,從店內到這店外擺飾都是貓



這紅通通的郵筒讓我想到英國郵筒,忍不住也照了張相。


◎ ◎ ◎ ◎ ◎ ◎ ◎ ◎
金鱗湖 Lake Kinrinko 

散歩徑終點就是金麟湖,這湖不大,但湖底有溫泉,冷熱水交互作用,秋冬早晨會產生朝霧而聞名。


雖然是下午,艷陽高照,沒有旅遊書敘述的輕煙嬝嬝、如夢似幻的氛圍,但湖水如鏡,但映照著部份染紅的秋葉,還是好美!
這湖光美景和魚兒悠遊,現在整理照片還是可以感受到當時的那種放鬆感覺
湖旁圍欄擠滿照相的各國觀光客,所以我走到另一角,遠離那些人潮喧囂,邊欣賞美景,邊等這幾車旅行團走了,我再過去照相。這就是自助旅行的好處,不用像旅行團要趕集合時間。



這湖取名金鱗湖,是因為鯽魚從湖面一躍而出,魚鱗在夕陽餘暉的反射下,像閃爍著金色的光輝。沒看到金光閃閃的魚躍湖面,倒是看到一條白線快速穿越平靜的湖面,用相機鏡頭 zoom 看看,原來是一隻鴨子。




◎ ◎ ◎ ◎ ◎ ◎ ◎ ◎
特急ゆふいんの森 4 号 

原本是劃 5:07 PM 由布院發的列車,預定 7:12 PM 回到博多但逛回由布院駅時差不多 3:45 PM 了,就拿原先的劃位劵問車站售票小姐可否提前搭,沒想到她超有效率,一分鐘內換新的劃位劵給我,指著前方樓梯要我趕快到對面月台搭車 (其實我聽不懂她的日文啦,但靠肢體語言猜的),就這樣我成功搭到 3:53 PM 由布院発的 "特急ゆふいんの森 4 号"。

更好的是,她劃給我的是超 VIP 的座位,隔著前方玻璃就是列車駕駛室
視野很好,平生第一次用這個角度順著鐵軌前進

早上沒買到 B-Speak 瑞士捲,有點不甘心,所以還是走到餐車問問看,哈,終於給我買到了,而且可能觀光客很少搭這班車吧,餐車只有寮寮 2~3 個人,所以我可以好整以暇地東看看西看看,櫃檯上有紀念印章 (到日本玩一定要帶個小本子,火車和景點都有紀念戳印可蓋),還有 "免費" 的紀念明信片可拿喔!

列車服務小姐帶著帽子和牌子過來,問大家要不要合照,我這車廂都是日本人,大家都很含蓄沒有要照,只有我這外國人舉手要照。
想看的、想吃的、想買的,今天都有達成火車在 6:02 PM 到達博多駅,完美為這湯布院之旅劃下句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950 年代的台北人結婚

原本我掃描家裡老照片,只是想台灣濕度高,以前又沒注意好好保存,多數已褪色變黃、甚至模糊,趁這些照片狀況還沒有變更差前,趕快數位化成電子檔保存。而且老照片只有一份,數位化後還能放到社群媒體和網路相簿跟分居各處的家人分享。 偶然間爬網路時看到一篇文章【 抵抗遺忘,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紀錄 】,被標題吸引就點進去看,原來是 Plustek Connect 部落格分享 "50+ 好好" 網站的好文【 最有價值的事:紀錄父母的生命故事 】,字字句句彷彿敲到心底。 確實,父母祖輩那個年代的人,受日本統治教育,且大多在國小或初中畢業後就進社會工作,然後為家庭一輩子犧牲奉獻。我嘗試各種關鍵字網路搜尋 1950 年代的台灣人生活,照片和文字真的少之又少,或者可以說只有幾年前網路瘋傳的一支  1950 年代駐守台灣美軍所拍的影片 。 於是,除了把家族老照片掃描電子檔放到 Google 相簿,我也寫進部落格,以我的家族老照片出發,拋磚引玉,也希望更多人加入,為 1950 年代的台灣人作圖像和文字記錄。 如果我們沒有把父母祖輩的故事作跨世代記錄,如果我們現在不做,那他們真的成為被遺忘的世代了。 ◎ ◎ ◎ ◎ ◎ ◎ ◎ ◎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1957年在台北大安區安東街﹝靠近現在的捷運忠孝復興站﹞的結婚照。 這些老照片,不僅反映1950年代的台灣人結婚也很跟得上西方時尚呢,同時大家也可看看微風廣場 60 年前的地貌。 1940年代因為戰爭,婚紗設計以緊身上衣和束腹方便行走設計為流行。到了1950年代,Dior以束腰搭配寬下擺傘裙引領風潮,也開始流行公主線大擺、和圓領挖口的禮服婚紗。當時的台灣雖然物質缺乏,但結婚是人生大事,也是兩家的面子,當然婚紗要跟上西方的流行。 可能有人發現照片裡的新郎新娘年紀稍微大了點  (〃ω〃) 。 家父和家母因家庭經濟不寬裕,弟妹也多,小學畢業就開始工作,分攤家庭經濟壓力,因此拖到20好幾才結婚,這在當時算是非常晚婚。﹝講這些,其實是要說我爸媽晚婚、又很晚生到我這個老么啦,我不是戰後嬰兒潮世代,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老啦 XD。﹞ 這輛結婚禮車是不是很可愛呀 也許有人會說結婚用黑色禮車有什麼特別嗎? 別忘了這可是 1957 年呀,腳踏車是當時一般人唯一的代步工具,奢侈一...

將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這幾年因為家裏發生一些事,所以暫停部落格的寫作。偶然間看到美國有個 Save Your Photos 網站  在推廣保存人生照片,並訂每年九月為《保存照片月 Save Your Photos Month》,想到家裏有很多父母遺留的老照片,應該用現代的科技將這些老照片數位化,讓家族記憶延續下去。 但開始要進行數位化時,才發現問題還不少。 主要原因出在很多老照片已有一甲子年紀。當時鏡頭和沖印技術發展、拍照技巧都遠不如現在,多數照片歪斜,有的還模糊,更不用講台灣氣候潮濕,這些黑白老照片全泛黃褪色,張張都有明顯的歲月痕跡。 而且為方便父母想把照片貼牆上,好時時看照片回憶的願望,十幾年前家裏買了護貝機,把多數照片護貝,當時從老式相本把照片撕下來時,不少照片已有損傷 (父母祖輩那年代用的是黑色背膠的自黏相本,再怎麼小心翼翼地將相片跟相本分離,不只照片背面會有黑色殘膠,照片正面還可能因跟相本透明膠膜黏住而撕破)。但可能這十幾年保護得宜,還好這些護貝膜沒有像網路上說的跟照片分家,跟其他沒護貝照片相比,稍稍 "保存" 護貝當時照片的狀態。 雖然是整理保存自家的老照片,但想到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所以就把我的經驗寫在這部落格跟大家分享,或者想懷舊看看 1950 年代台北人生活和地貌,也歡迎追蹤這個部落格。 ◎ ◎  ◎ ◎  ◎ ◎ ◎ ◎ ◎ ◎ ◎ 怎麼將老照片數位化?  剛開始是想 用不花錢的方法:手機翻拍 。 我試了用手機相機直接翻拍,也下載 Google PhotoScan app 來翻拍,但不管照片有沒有護背,很難避掉反光問題,花不少時間、手也痠,而且黑白老照片翻拍效果也不好。 後來,想說 花錢給照相館掃描轉數位檔 ,總該可以吧,於是拿一些照片去照相館試看看。 但花了錢卻更失望。照相館只是把我的照片放到他們的掃描器掃描儲存影像檔,存成光碟給我,前面提到我家老照片上的 "歲月痕跡" 原汁原味保留在影像檔,有的護背照片還是有反光痕跡,有的檔案還有粗粗邊框,我的原始照片可沒有那些框呀。 照相館的人說他們不幫人修檔案的,是我的照片太老舊,尺寸大小不一,而且又有護貝,......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我家照片的錯。 難不成就讓這些家族老照片淹沒消失於歲月中吧? 不能服輸,問問谷大神吧。...

2010 捷克之旅 - 美食篇 (4) 中世紀晚宴

這次捷克行程特色之一就是穿戴中世紀服裝在庫倫洛夫 Cesky Krumlov 的五星級飯店 Hotel Růže (捷克語意思是玫瑰飯店) 晚餐。 這個 Hotel Růže 是當地最高級的旅館,在十六世紀時原本是天主教隱修會修道院,改建為五星級飯店,外表是文藝復興古典建築,裏面則有現代化設備,應景的真人高度的中世紀武士、僧人和聖母像在一樓 lobby、吧台和餐廳隨處可見 。 首先是變裝。 我們這一團男女分兩批分別進餐廳旁的更衣室,一排衣架掛了多套服裝,很樸實,沒有我想像中的貴族華服模樣。兩位捷克婦人眼光掃過大家 ,斟酌高矮胖瘦,接著就迅速地從架上取下衣服,逐一在我們身上比畫,然後就換裝,每套衣服有搭配的帽子或頭冠,她們也不讓我們自行換,語言不通,就只能任她們安排。 接著大家就趁還有夕陽光線,趕快到露台照相。這張是大家的合照: 我們是在露台旁的小餐廳用晚餐,全團22人分散三桌用餐,桌上點著蠟燭,用餐時有兩位樂師在旁邊用吉他演奏 。 可能中世紀用餐比較粗獷吧 (無從考證),所有餐點一次就全部上桌,像是在吃合菜,大家各自取食物到自己盤子,食物也不算精緻可口,稱不上是享用美食 ,算吃氣氛吧,一次特殊經驗,穿戴中世紀服裝,幻想自己是十六世紀王公貴族。 聞名的捷克啤酒當然不可少 。 先吃健康的沙拉 (這盤是我的啦,沙拉也是盛在四方型碗裏讓大家共同取用) 不記得有 butter,燻肉又有點鹹,我是用麵包夾肉一起吃的。麵包冷冷硬硬的。 這道什錦肉, 有烤雞肉 、 豬肉 、 香腸, 肉很厚,切得很粗獷 ,沒有令人口欲大增的滋味,這道在我們那一桌滯銷 。 所有菜色中就這碗很正常的蔬菜和馬鈴薯 最暢銷,被大家吃光光。   最後上水果什錦拼盤,有葡萄 、蘋果 、李子 、切片柳橙 ,很不錯, 但突然湧上吃台菜時最後上水果盤的感覺,其他捷克餐都是以甜點收尾。 這家飯店餐廳資料如下: 餐廳名:Hotel Růže 地址:Horni 154, 381 01 Cesky Krumlov, Czech Republic